別吃!“毒王”即將上線!惠州也有……

2023-04-08 01:58:31       來源:今日惠州網

隨著雨霧天氣的到來


(資料圖)

又進入吃野生菌的好時節

雖然大家都不喜歡這種天氣

但有一種致命毒物卻“很喜歡”

近日,一則“廣東最有名的毒蘑菇即將上線”詞條

登上熱搜引發關注

不少“識貨”的網友看到后

說出了那句警世的俗語:

“吃了白傘傘,回家躺板板”

說到這里

想必也有不少小伙伴猜到了

這里說的廣東最有名的毒蘑菇

就是——致命鵝膏(白毒傘)

這種蘑菇有何來頭?我們要注意哪些事?

一起來關注

蘑菇界的“毒王”

在廣東,有一些常見的劇毒蘑菇,叫鵝膏。包括——

致命鵝膏(白毒傘)

灰花紋鵝膏

黃蓋鵝膏白色變種

白毒傘

灰花紋鵝膏

黃蓋鵝膏白色變種

在深圳見得最多的就是致命鵝膏——白毒傘,它被稱為蘑菇界的“毒王”。在梧桐山、鳳凰山、銀湖山、碧嶺等地方都有它的身影。

來看一些具體案例

誤食致命鵝膏“白毒傘”,一家3口進了ICU

2020年3月某天,鹽田一家5口爬了趟梧桐山。兩位老人家在路邊休息時,發現了一片白色蘑菇,高高興興地摘了一堆回家煮湯。

10小時后,兩位老人和女兒都開始惡心、上吐下瀉,被送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。醫生診斷,毒蘑菇已經對他們造成嚴重的肝腎損害,3人全都得進ICU。

而他們吃的正是致命鵝膏“白毒傘”。趕來照顧3人的女婿無奈地說:“醫生說了,三個人的治療,可能要準備百把萬,實在不行就賣房吧”。

白毒傘

一家4口誤食毒蘑菇,73歲老人出現肝腎損害

2020年3月,深圳市一家四口因采食野生蘑菇中毒而被送至深圳市人民醫院。經醫生詢問得知,他們是在梧桐山采摘的野生毒蘑菇,并于周六晚上食用。

其中,73歲的老父親食用最多,大概有10顆,還喝了兩碗湯,導致出現肝腎損害,其余家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損害癥狀。

根據調查,高度懷疑為白毒傘鵝膏中毒。

這些毒蘑菇很常見

外出踏青記得擦亮雙眼

疾控專家曾組成科考隊

對深圳梧桐山、鳳凰山、銀湖山

和碧嶺及周邊地區野生蘑菇的

分布和種類進行了科考和采樣

科考隊發現這4種毒蘑菇:

01致命鵝膏

在鳳凰山、碧嶺都有發現。

02假褐云斑鵝膏

在坪山碧嶺發現有大量假褐云斑鵝膏,食后10分鐘至6小時內可能會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。

03粉孢牛肝菌

在鳳凰山、碧嶺、梧桐山都有發現,中毒后有消化道反應、有些會引起神經精神癥狀。

04絲蓋傘

在梧桐山登山路邊發現,含有神經精神型毒素,中毒后瞳孔縮小、流汗、口鼻分泌物增多等。

同時要注意的是在華南地區

最常見的毒蘑菇還有這些

鮮艷蘑菇才有毒?

別傻了!網上“鑒毒”方法不靠譜

01顏色鮮艷的菇才有毒?

單看蘑菇的外表,并沒有絕對的安全標準。

一襲白衣的鵝膏菌看起來很普通,內心比容嬤嬤還“狠毒”;色彩不艷、長相并不好的肉褐鱗小傘、秋盔孢傘,也極毒。同樣很漂亮的橙蓋鵝膏,卻是著名的食用菌!

橙蓋鵝膏屬于食用菌

02長在陰暗潮濕處的才有毒?

有人說,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、櫟樹上;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、潮濕的骯臟角落。

所有的菇都傾向于長在“陰暗潮濕”的地方,跟毒性無關。

可以吃的雞腿菇經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“綻放”;而包括“白毒傘”在內的很多毒蘑菇,都生長在干凈的林中地上。

03不生蛆、蟲子不吃的才有毒?

實際上,著名毒菌——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,不少有毒種類也可以生蛆。

04和這些東西一起煮會變黑的才有毒?

實際上,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、大蒜等發生反應。

05受傷變色、流汁液的才有毒?

這也不是絕對的,像松乳菇、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,但它們都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。

06菌蓋上有疣、柄上有環和具菌托的才有毒?

雖然這類菌有毒種類的比例較大,但也并非絕對如此。許多毒菌并無獨特的特征,如外觀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。

那么,什么方法最靠譜?

很簡單,一句話:

野外的蘑菇統統

不采!不買!不吃!

不采!不買!不吃!

不采!不買!不吃!

來源: “人民網科普”微信公眾號

關鍵詞:
x 廣告
x 廣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  備案號: 滬ICP備2020036824號-21   聯系郵箱:562 66 29@qq.com